新闻动态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空间格局优化研究取得进展

  污水处理厂建设,作为城镇重要的基础设施,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用以防治污染、保护城市水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保障城镇生活污水及部分工业废水得到处理、改善河湖水体水质、控制水环境污染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工业区的开发及新区住宅建设速度的加快,城镇废污水排放总量日益增长,而废污水的实际处理率和水平仍较低,是当前流域河、湖、水库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建设就成为其建设与管理的一个关键问题。然而,在加强城镇废污水处理能力方面,普遍做法是扩大并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管网配套,从而增强截污治污效果。国内外研究也大多倾向于污水处理技术和工艺及环境影响等相关研究,对污水处理厂与区域治污需求的空间匹配研究涉及较少。在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及研究所“一三五”项目的资助下,赵海霞副研究员课题组基于乡镇评价单元,以淮安市为例,分析污染源的空间格局、变化趋势及其环境影响、污水处理设施需求,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开展深入研究。不同于以往,本研究综合考虑污水处理厂之间、污水处理厂与废污水排放需求的空间关系,深入探讨市域层面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空间格局优化。 

  研究发现,虽然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在县级以上城区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总设计处理能力不足。以工业污水治理为主的园区污水处理厂负荷率低,而以城市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治理为主的市区污水处理厂多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城市人口集聚多、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最快的乡镇(街道),需扩建改建与提标改造设施,增强区域废污水的治理能力;处于市域边缘的乡镇(街道),维持现状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配套即可满足未来需求;散布在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工业企业集聚区的乡镇(街道),需强化污水管网及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释放现有污水治理潜力。本研究的发现可为城镇污水处理厂规模确定与空间选址提供新的视角,也为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空间优化建设及区域水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论文链接: 

  http://www.iwaponline.com/jwrd/up/jwrd2014061.htm